• 首頁
  • /
  • 產業觀點
  • /
  • 菜市場的EMBA(國立教育廣播電台-優活在一起採訪文字稿)

菜市場的EMBA(國立教育廣播電台-優活在一起採訪文字稿)

2022/01/10

連接: https://www.ner.gov.tw/program/5a83f4eac5fd8a01e2df01ba/61d1a535d8faf900079ce861

 

每件事情不可能沒有成本

菜市場人來人往,也藉由菜市場裡面的百態,教導人生觀。我後來出社會與創業,隨著經驗累積與跌跤,逐漸體會這些簡單道理,為什麼可以傳世百年。

每件事情不可能沒有成本

例如:我曾經遇到幾個機會(到現在還是有),對方很積極的找你一起投資,投資小錢,很快回本又可以滾成大錢。

母親小時候常在耳邊念,錢四腳,人兩腳,買彩卷都中不了,為什麼人家要把沒有成本、這麼好賺錢的機會送給你? 沒多少錢他自己來就好了。你要人家的利(報酬),人家要的卻是你的本(本錢)。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
 

庫存先進先出與時間機會成本

菜市場是賣”青貨”新鮮的蔬菜。而客人有的要新鮮,有的要便宜,但時間卻是不會暫停的。

要新鮮的客人會一早來市場挑貨,價格合理就出手。接近中午就會慢慢出現議價的客人,這時老闆看著氣溫變熱影響鮮度,也要開始考慮是不是要降價把貨架上的庫存清光,不然這些庫存到隔天賣相不佳,最後就得倒掉。

你一公斤10元賣15元,若倒掉一公斤反而是賠掉10元,要賣兩公斤才能補回來。菜市場常說收攤時最好是載”輕輕”的回來,就是錢回來。所以一過中午,蔬菜水果幾乎是貼著成本或是低於成本賣,載回家冰也是成本。

這道理到任何行業都是,賣出去、收回來才是真的賺到的錢。庫存管理跟公司的財務健康有很重要關係。

 

爸媽書念不多,但很重視教育

不會念書沒關係,但是看到師長、長輩要會叫,要尊重有禮貌。不能做妨害社會的事情。

這在求學、出社會工作、創業後,拉近了與師長、主管、前輩的溝通距離,也得到不少貴人幫忙。

會念書,就念到不能念,爸爸媽媽會努力支持你們念上去。不會的,就問老師,不要怕丟臉,會了就是你的。別人都可以,就代表有機會。

以前老闆常說Adamas是打不死的蟑螂,很煩,但有問題丟給他,他就會想辦法解決。即使現在經營公司,我跟太太也是有問題就是到處請教,往往被點一下才知道,堅持一下換個角度真的就海闊天空。

不過上了交大,我發現有些事情真的不是努力就能解決的。

我的同學很多怪獸,平常沒在念書,考前念一下就到前幾名。期末寫程式上機考,他寫了一個半小時滿分,考10分就是前10名,另外八十個0分,我就是其中一個。

這個求學”衝擊”,也幫助我釐清我的未來方向,往管理的方向去走。但我也沒放棄我理工背景,後續出社會也因為兼具理工與管理的背景,反而是協助我進入園區工作擔任採購後,成為與工程單位、業務單位溝通的助力。

 

打不死,反而成為優勢

而工作歷程中,我大概半年就被調派到不同的部門、掌管不同材料、外派不同地方,甚至到最後公司成立新事業,我也參與建廠,土木、水電、機電、空調、環安等都要摸清楚。

你覺得這是我去爭取的嗎? 不是,是沒人要去,老闆就問問最菜的我要不要去?我就想,沒什麼好損失的,我都說Yes,全力以赴。我也在同期裡面最快升上去的。

 

每個壓力都是彈上去的力量

無論你求學中間經歷過什麼,這都是你的養分,別浪費與看輕了。

後來發現,這些經歷到了自己經營公司時,又成為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工具與公司的競爭優勢。

翊盛國際早期市場都是在國內,服務不同產業。但隨著價格競爭與人力成本上升,若要繼續經營,我跟Lisa也一直在討論公司轉型。

走向專業服務。剛開始從什麼行業都碰,累積經驗。慢慢不接一般客服市調專案,反花更多心力在汽車業上。

加上Lisa在汽車業的專業背景,與我先前在系統整合上的經驗,把即時訊息整合到客訴回報系統中,縮短回應車主的時間,提升品牌滿意度,得到汽車品牌的肯定。

從國內走向國際多語言專業服務

經過幾年服務日系品牌的歷練,也因此得到日籍航空的專案提案門票,但他們也丟出不可能的難題。

主管須能英文對談,服務人員需具備流利中/英/廣東話雙語能力。最後,需協助航空公司整合中港台三地的客服專線。

這對一般公司而言光英語主管就篩選掉一堆競爭者,再加上雙語服務人員,大概五根手指頭數的出來,最後又要整合系統。

翊盛國際因此得到客戶青睞,協助日本航空公司整合各國的服務專線與管道,為客戶節省大筆成本。我們客戶開玩笑說,翊盛國際幫他們省下的成本,比付給翊盛的費用還多。這就是客戶我們帶給的價值,而不是價格。比價格,永遠有人比你低。

後來翊盛國際又拓展其他航空公司客戶,將服務語言增加日語、越南語、印尼語等亞洲語系,擴展服務東亞市場。

 

跟世界溝通,就是我們的最大競爭力

而也是在經營國際市場的經驗中發掘,台灣位處亞洲中心,我們只要能容納讓更多語言國籍的人才,讓人才與下一帶深耕,鼓勵大家講自己爸爸媽媽的語言。

台灣的下一代,走出台灣會講越南語、印尼語、廣東話、中文、閩南話、英語再夾雜日語、韓語,我都不覺得驚訝。

未來下一代能跟世界溝通,就是台灣的最大競爭力。

聯絡我們

其他報導